生意社7月1日讯 棉花收储机制在给纺企带来了诸多困境的同时,理应保护了棉农的利益。然而种种现象表明,棉农对于目前的收储机制却并不买账。去年棉花收储价格虽然提高了,但棉花生产却继续萎缩。
棉花在服装面料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轻,取而代之的是涤纶(聚酯纤维)、氨纶、锦纶、莫代尔等化学纤维。衣服面料成分的变化,与国内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不无关系。
始于2011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如今越来越遭到市场诟病。国内外棉花差价倒挂、进口棉大肆冲击国内棉花市场、棉纺企业生存陷困局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中国棉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棉纺织企业竞争的加剧,近期关于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的呼声更加强烈。尽管棉花收储政策何时调整不得而知,但证券时报记者从对涉棉企业、贸易商们的采访了解到,目前国内纺织企业遭遇到“三高”(高棉价、高差价、高库存)现状,使得国储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中小纺企日子难熬
日前杭州萧山召开的“中国进口纱”论坛上,虽然入场门票价格不菲,但依然吸引了近千名国内棉纺界同行,整个会场爆满。大家都在相互交流信息,打听各自的近况。这些不免让人感觉到当下整个棉纺织行业的焦虑。
“相关部门已关注到棉纺织产业链的问题,十几个涉棉部门已统一思想,认为国储收棉政策应该做出调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青翠在会上向记者透露了行业的动向,“5月23日和6月18日,国家发改委分别召集相关涉棉部门开会,研究具体的棉花政策调整,大家都认为棉花政策到了调整时期,但具体怎么调整还在研究。”
然而,中国棉花协会却表示,今年政策变化传言不实,收储政策仍将实施。如果说明年后棉花调控政策有所改进或调整,前提也是明确的:保证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国内棉纺织企业来说,高棉价和高价差令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丧失竞争力。
“这样的高差价,让我们根本没法去国际市场竞争,不提美国澳洲,现在甚至比不过印度、巴基斯坦。如果按照目前国储棉的价格来生产,企业几乎没有利润。”浙江鑫海纺织有限公司供应部陈战锋如是说。
今年,国内棉花收储价格为2.04万元/吨,与国际棉花的价差达到每吨4000~5000元。由于棉花占纺企总成本的7成,如果使用国内棉花,企业每吨纺纱成本要多支出4000元左右,以每吨棉纱平均售价3万元计算,多付成本达10%以上。
为减轻高棉价给纺企带来的压力,今年我国实行3:1的进口配额发放比例。也就是说,纺企要购买3吨国储棉,才能获得1吨进口棉花配额。
“大企业还可以依靠进口配额撑下去,但我们这种小企业却无能为力。目前,仅有部分拥有竞拍资质的企业才能享受到,大量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面对目前国内进口配额的发放制度,南通金鑫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建显得很无奈。
由于高棉价、高差价带来的冲击,很多企业迫不得已只能使用化学纤维来替代棉花。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狄慧表示,企业试图重新开辟市场,已经将生产产品的30%转向非棉产品。
针对国内纺织企业的生存现状,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今年6月对200家纺企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最终反馈的信息是,大型纺企尚好,中小纺企情况较差。
具体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大型纺织企业开工率为90%,大部分小企业不足85%,亏损面为25%,1/3的企业在二季度订单出现减少。“特别是5月以后,很多纺织企业基地出现了中小纺织企业关、停的现象。”王青翠补充说。
直补棉农呼声高
多位纺织界人士向记者称,我国自2011年度起实施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民利益的保护、确保棉花市场的稳定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2012年国际棉价大幅下滑时,国内却依旧执行收储政策,且收储价格上调,这种“政策市”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这给国内棉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棉花收储机制在给纺企带来了诸多困境的同时,理应保护了棉农的利益。然而种种现象表明,棉农对于目前的收储机制却并不买账。
中国棉花协会意向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种植棉花面积为6816万亩,同比下降6.8%,创下10年来最低纪录。换而言之,虽然去年棉花收储价格提高,但棉花生产继续出现萎缩,棉花生产的稳定面临新的挑战。
“目前,收储体制的弊病在于,国家补贴通过流通企业返还到农民手中。但经验表明,这种支持流通环节的价格补贴政策效率很低。简单来说,收储政策并没有直接照顾到棉农,大部分补贴被中字头的央企、贸易商吃掉了。”对于目前国内收储制度的弊端,浙江华瑞资讯公司信息部副经理郭维乐直言不讳。
涉足棉纺产业近10年的郭维乐,曾多次深入棉花种植大省实地调研。他对记者称,虽然棉农种植棉花有国家兜底收购,但棉农心里有自己的一笔账,很多棉农发现,目前的收储政策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实惠,受益比不上种植其他农作物。加上近几年植棉成本大幅上涨,棉农种植积极性有所下降。
棉花种植面积的萎缩也表明,随着棉花收储进入第三个年头,对棉农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在此背景之下,效仿美国,直接对棉农进行直补成为呼声最高的改革方案。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约50%的企业建议停止收储,改为执行直接补贴棉农;43%的企业建议收储与直补棉农并行;31%的企业建议从新疆试点,覆盖全疆;69%的企业建议直补全国所有棉区。
然而,呼声较高的棉农直补政策,也遭到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部分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直补政策力度较大,补贴金额约占棉价一半左右,但美国是农场式的大型组织单元,而我国约有4000万棉农且以小作坊为主,分散式、个体化种植给直补实施带来一定现实阻力。
郭维乐认为,棉花收储政策的调整可以一步步走,但对于国内纺企而言,当务之急是让企业处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下,不然纺企倒了,保护棉农也无从谈起。
库存压力增大
对于中国棉花来说,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并不适用。国内的棉价因为较国际棉价高,所以目前的库存数量不小。
一个被市场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经过两个年度的收购,中国棉花库存约800~900万吨,且在下一年度(2013/2014)将继续增加,预计库存将上升至1300万吨。
中国棉花目前的库存已足以让全球棉商震惊。目前,全世界1年棉花消耗量才不到2400万吨,而中国现在就有1000万吨左右的库存。因此,很多人担心,如果国储棉库存开始大量抛售,将会引起全球棉花价格下跌。
就目前国储棉的库存,郭维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国内棉花的消耗量约740万吨,也就是说,即便是中国棉农不再种植,进口棉完全停止,1000吨左右的国储棉也需要1~2年的去库存时间。问题是,进口棉还在大量涌入,国内棉农还在源源不断地供应棉花。所以,要消耗掉目前的库存,估计需要5~8年的时间。而通常情况下,棉花每放置1年半,就会下降一个等级,放置5年的棉花,基本上不能用。
对于目前国储棉质量,用棉企业也颇有微词。多家受访纺企指出,国产棉“三丝”(棉花中混入的丝、麻、毛发等,俗称“三丝”)多、杂物多。
一家山东大中型纺企向记者坦承,国储棉不仅价格贵,而且质量存在问题,公司需要好棉,往往从新疆、澳洲、美国购买,其中新疆的长绒棉,就是公司用量较大的品种,但这种棉,却不在收储之列。如果不是因为今年进口配额的派发政策,估计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买国储棉。
更严峻的现实是,随着棉花收储总量的快速增加,库存风险正在放大。目前,国储棉的库存为900万吨,按照收储价2万元/吨的价格计算,这意味着国家为收储占用了将近1800亿的财政支出,再加上巨额的仓储费用,可以说财务负担十分沉重。有人担心,如果库存不及时清理,下一年度收储的棉花,恐怕连储存都成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的国储棉就像一个巨大的堰塞湖,迫使收储政策也走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继续收储,资金压力大,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如果放出库存,市场剧烈波动,又将伤及国内棉农,重创我国棉花产业。
可以说,陷入尴尬的国储棉,其动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棉花收储政策的变化、调整,是目前棉纺产业最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来源: 证券时报网(深圳)
相关资讯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世界布商大会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