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举行新疆涉棉企业内地行活动(上)
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下游消费不振影响,过去两个月间棉花期货价格大幅走低,纺织企业产能过剩、纱布滞销、成品库存占压资金较大,产大于销的局面使国内棉企备感压力。面对全行业疲软,涉棉企业如何应对?在本周由郑商所和新疆证监局举办的“新疆涉棉企业内地行”活动中,期货市场独特的避险功能,让参与活动的涉棉企业代表颇受启发。
2010年四季度,棉花、棉纱和纺织品价格纷纷大幅上涨,但由于国内和国际消费市场难以承受和消化高成本,下游纺织环节陷入了“肠阻塞”,市场逐渐走向疲弱低迷。
资金链的紧张使得下游纺织企业没钱购进棉花,市场已经经历了一个去库存化的过程。目前国内皮棉商业库存总量仅为100万吨左右,远低于往年同期。不过由于前期构建库存的价格较高,目前下游企业面临着成本和销售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要做好棉花经营,还是得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红星一厂加工厂销售经理杨文静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大部分棉花已经上交国储,但对手中的现货棉花,企业经营手法也较为灵活。在期货市场上注册仓单,对手中的现货进行套期保值,这种策略足以保证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稳定经营。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期货日报记者发现,对于棉花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虽然不少新疆当地私营性质的贸易公司和生产建设兵团下属的农场已有涉足或较为了解,但来自当地供销社棉麻公司系统的企业则相对保守。
新疆喀什麦盖提棉业的副总经理陈仲春对记者表示,公司下属有7块棉花农场,每块的产量大约在4000吨。“每年新棉下来时,我们就会把这些棉田包给浙江、河南等地的一些客户,预先收取25%的保证金,并帮助这些客户办理农发行的收购贷款。”陈仲春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不存在经营风险。“就算棉价波动我们也不会有亏损,顶多是少赚或多赚200万的问题,而这些可以依靠压缩运营成本来解决”。
“"旱涝保收"的外包模式导致他们的避险需求并不太强,而一些企业对期货市场也不了解,甚至分不清套保和投机。”一位新疆业内人士认为,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新疆乃至全国的棉纺织行业都面临整合。合理利用期货市场的企业,在利润空间上更为稳定,也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甚至扩大经营。“以机采棉为例,目前兵团机采棉面积已经超过50%,预计未来五年可能达到100%,这比单纯依靠人力采摘的地方棉厂成本低得多。看似是现代化农机带来的效率提升,背后其实也有期货等金融工具的作用”。
资讯排行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纺织服装周刊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