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08日讯
作为引导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纵观全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成为了我国纺织工业升级发展的关键词。
在生产要素成本高企、国外需求复苏乏力、出口环境日趋恶化等多股力量的冲击面前,纺织工业发展方式将从数量制胜转向内涵式增长,减速提质成为应有之义。正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所言,如何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由大变强,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将调低至8%,但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同时,纺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5年,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终端产品的消费比例将从“十一五”末的51∶29∶20调整为48∶27∶25。
“高增长”时代终结
“十一五”时期,头顶国际金融危机的重重阴霾,我国纺织工业依然实现了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质量效益大幅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此期间,全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2%,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9.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7.7%,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9%,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麻纺织品、服装等产量高居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比2005年提高了2.4倍,高于产值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万元/人·年,比2005年增长1.1倍。同时,纺织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约32%,单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累计下降幅度超过40%。
作为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均增长11.9%,一般贸易比重由2005年的69.7%提高到2010年的74.4%;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比重超过30%。
告别了过去五年的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已然发生质的变化,国内外挑战重重,危机四伏。
从国际看,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品牌和供应链整合的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动地位;其他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资源、贸易环境等比较优势,实现了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通过动用贸易救济或增加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限制他国产品进口,而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将是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纺织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棉花的对外依存度为30%左右,化学纤维原料乙二醇、对二甲苯、己内酰胺、丙烯腈等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
从国内看,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趋严重,随着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本地就业数量增加,向东部纺织企业输出的劳动力数量逐步减少,东部企业劳动力短缺明显。
与此同时,纺织工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技术纤维和新型装备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自主品牌建设步伐滞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形势紧迫;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先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工作有待加强;同质化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区域布局调整和优化的任务繁重;国内棉花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理顺等等。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纺织工业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高成本时期,纺织行业增速放缓已成必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直言,我国纺织行业增长放缓的迹象已经无法回避,并且这种趋势很可能具有长期性。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行业将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提高2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先行
不出所料,《规划》再次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十二五”时期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并且提供了多条创新“法则”。
在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上,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加强纺织工业领域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学研究;探索具有纺织行业特点的产学研用新模式,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在高新技术纤维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纺织产业技术联盟。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部分优势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支持骨干企业在海外设立或收购兼并研发机构;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高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率。
纺织标准体系建设也被重点提及。“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编制和修订纺织工业相关标准,提升纺织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建立与我国纺织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纺织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加快研究制定纺织新材料、生态纺织品、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再生利用等方面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完善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相关新标准,制修订产业用纺织品产品标准、应用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完善纺织机械安全标准和新一代纺织成套设备技术标准等。
《规划》还特别明确了实施纺织科技创新工程的三大领域。一是推动建设国家级纺织领域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依托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立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二是发展纺织产业技术联盟,在高新技术纤维、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一批纺织产业技术联盟,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三是组织实施新型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和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的科技专项。
助推东中西部全面升级
“东强西弱”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格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理应成为“十二五”纺织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规划》提出,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禀赋、消费市场、产业基础、环境容量、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引导纺织产业有序转移,按照市场规律加强协调整合,避免各自为政,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各环节相协调的区域布局。同时,产业转移要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与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相协调,杜绝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其中,东部地区发挥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以占据国际纺织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目标,加速推进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时尚化、差异化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水平;鼓励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合作探索和创新产业转移模式,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形式共建产业园区,建设3~5个纺织行业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中部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棉纺、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麻纺和丝绸产品的加工制造,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纺织产业制造体系。
西部地区发挥资源、能源、劳动力、民族文化等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适度发展棉纺、毛纺、丝绸、民族文化产品等特色产业。其中,新疆积极提升棉纺产业,坚持高起点,建成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并适度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规划》还首次提及了东北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方向:利用特色原料资源、产业基础和富余劳动力,发展优势纺织产业,推动植亚麻种植基地建设,发展特色纺织品、碳纤维、产业用纺织品等,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复兴进程。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产值将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28%。
培育百家服装家纺品牌
品牌已经成为体现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为提升我国纺织服装的品牌价值,《规划》提出了品牌管理和品牌建设的具体路径。
为提高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服务以及宣传推广各环节的整合能力,品牌发展战略不可或缺。要充分开发品牌无形资产,通过引进和受让品牌资产来实现品牌的扩张和延伸;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推进品牌国际化,通过收购或入股海外品牌,形成国际化品牌,并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国际化的中国原创品牌。
在此基础上,以服装和家纺行业为重点实施品牌建设重点工程。具体包括:制定我国服装家纺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品牌企业统计、跟踪、评价体系,建立我国纺织服装品牌数据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开展品牌企业评价工作,重点跟踪和培育创新能力强、市场覆盖面广、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盈利能力强的100家左右服装家纺品牌企业;加快推进我国服装家纺品牌国际化进程,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国际化服装家纺品牌等。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的纺织品牌建设工程涵盖:重点推进服装、家用纺织品行业品牌建设;加强企业设计研发中心建设,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系统应用;采用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技术,加强信息化集成系统、大规模定制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创新营销模式,建立快速反应体系,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建立品牌统计、评价、跟踪体系,开展服装家纺品牌企业创建工程。
聚焦四大重点领域
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高端纺织装备制造、高性能产业用纺织以及传统纺织分行业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在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上,加快发展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和生物质纤维技术及产业化;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扩大产品的差别化比重,实现常规化纤产品的优质化;大力发展涤纶长短纤仿棉技术,高仿真仿棉纤维占涤纶比重达到15%;鼓励发展碳纤维(PAN基)、芳纶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促进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到“十二五”末期,化学纤维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76%,化学纤维差别化率由2010年的46%提高到60%以上。
在发展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业上,紧密围绕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纤维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全流程智能型纺织自动化生产线等各类高端纺织装备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到2015年,30%以上的主要纺织机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其中纺纱机械、化纤机械等主要产品力争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万吨级聚苯硫醚(PPS)长短纤维成套生产线、芳纶1313及1414纤维生产成套设备、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等差别化,高新技术纤维装备、自动连续化棉纺成套设备、全自动转杯纺纱机、新型苎麻设备等高性能纺纱和织造设备,新型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新型水刺成套生产设备、非织造布后整理成套设备等新型非织造成套设备,以及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等均被确定为今后五年纺织装备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聚焦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高端医用防护纺织品以及交通工具用纺织品等,重点开发原创核心技术,以新能源、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为重点,集中推动非织造、经编和立体成型编织、功能后整理、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到“十二五”末,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或将达到1290万吨,占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为25%。
圈定传统纺织分行业的未来发展重心成为《规划》的一大亮点。未来五年,我国将提高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资源利用水平,加强高效、节能新型纺纱、织造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实现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档化。举例来说,棉纺紧密纺纱达到2000万锭,棉纺无梭织机占有率达到65%,复合纺、赛络纺、嵌入纺等新型毛纺技术推广应用比例达到60%以上,织物自动监测和分析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0%。
多层次保障“落地”
为确保上述一系列目标任务的真正“落地”并取得实效,《规划》从产业、财税、金融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和原材料保障等诸多层面提出了七项具体保障措施。
在产业政策体系上,修订和完善重点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对资源消耗高和污染物排放量大项目的准入管理;引导纺织企业理性投资,促进转型升级;鼓励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发挥纺织工业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完善高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保障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等。
为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中将纺织机械、新型纤维材料及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作为重点予以支持;建立鼓励纺织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业转移相结合的技术改造项目,支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重点支持纺织产业集群区内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制定稳定纺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等。
为用好金融支持政策,优先支持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品牌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投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能力;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
纺织服装作为出口导向型行业,贸易环境改善对出口企业的意义非同一般。“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保持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确保及时足额退税;进一步改善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外汇管理,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跟踪监测,及时发布进出口数据和监测预警信息;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企业在国外建立原料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
在强化行业标准上,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标准协调配套,加强产业用纺织品与医疗、建筑、交通等下游应用领域相关标准和使用规范的衔接;同时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完善并提升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时至今日,去年棉花等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仍然令纺织行业心有余悸。为加强原材料保障,《规划》特别指出,要完善棉花供需宏观调控机制,改进棉花进口配额管理,促进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加强棉花、羊毛、麻类等纺织原料的品种改良和优质原料基地建设,稳定棉花种植面积。
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容小觑。“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协会、商会不仅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研究、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组织行业调研,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诉求,还将致力于推广行业先进技术,注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相关报道: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2012年将延续两位数增长
日前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获悉,作为纺织工业的重点突破领域,2011年产业用纺织品增长较快,2012年的增速将超过两位数。
当前,我国传统纺织服装生产面临资源、环境等要素挑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的竞争,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
尽管当前产业用纺织品2011年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协会人士预计,“在各方面的重视下,增长速度有望超过两位数。”
协会人士指出,2012年产业的发展形势依然乐观。首先,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环境下,相关产业对纺织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据协会人士介绍,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目前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占比不足20%,因此不容易受到2012年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该人士表示,今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两位数增长较有保障。
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的目标是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
相关资讯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世界布商大会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资讯排行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纺织服装周刊
- 20国宾客聚首虎门!虎门“三会”联动开启时尚新篇章!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质领2025·先锋谈|波司登董事局主席高德康:数智赋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