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下,我国棉纺企业遭受巨大冲击。然而,在众多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时,却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如华西纺织厂、无锡第一棉纺织厂、河南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等却依然保持生产经营良性循环,效益大大高于同行的良好局面。
在同行普遍经受惊心动魄洗礼之时,这些企业何以保持风景这边独好?
人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华西纺织厂和许昌裕丰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仓库无库存,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均比去年好。他们的秘诀何在?通过近几年来的经历,笔者深切感受到私企与国企最大的不同是机制灵活,无任何条条框框,始终把市场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忧患意识极强,不会多生产一吨市场不需要的纱。这给工程技术人员的压力很大,必须按照客户质量要求做,不存在坐在科室喝茶看报的现象。企业干部也极为敬业,与企业、与老板生死与共。而这些与一个有敏锐头脑、观念超群的领导决策者是分不开的。
也许有人认为纺纱本身无高科技,甚至说穿了没什么了不起。几年前,华西纺织厂的领导人以当时不可思议的重金引进华茂集团的人才数人,在当时引起不小争议。几年后,“华西”成为名扬天下的品牌。华西纺织厂产品以精梳40支针织纱为主,同号数纱比一般针织纱每吨高出1500~2000元,并形成华西纱品牌效应,周边不少工厂只要贴上华西标识,纱价就可上去,华西也从品牌搭载中获得一份利益。华西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人才,人才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
点评:目前市场上人才良莠不齐,有的刚从国企出来的技术管理干部思想理念尚未转变,有的技术人员所在的原有企业设备陈旧,对现代化设备也只是从杂志上略知一二。企业用人时应慎重,一定要选准。人是决定因素,选高层管理人才更应谨慎。
设备:关键在消化吸收
不少棉纺企业认为装备要用国产最新各类设备或者进口先进设备,在投资上没少花钱,但经营模式却没有跳出“巨资投入——生产大路货产品——再投入——生产普通中档偏上产品”的套路,产品始终不能升级换代。例如,近几年流行的紧密纺技术,很多企业由于相应配套不到位,生产的纱是紧密纺纱,但手感、棉结、含异纤,甚至纱疵指标均不理想,售价当然不会高,回收更是遥遥无期。一流设备不等于能生产一流产品。以我国引进的2000套左右清梳联设备为例,至今有几家真正做到优质、高产、低耗(与国外同类先进水平相比),有几家创出自己独特的品牌?道理很简单,我国宁可花几千万、上亿元购买新设备,而不愿在消化吸收上投资。
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我国引进技术投入与消化吸收创新投入比例仅为1:0.07,即1元钱引进,7分钱消化吸收,而日本、韩国比例高达1:5。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日韩能形成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具备自己核心竞争力,而我们至今以仿为主,很少有独立设计的产品。
点评:这些企业如何迅速改变局面?必须硬件与软件配套、主机与辅机及器材配套、一流设备与现代化管理配套。从国外引进专业人才固然可以,但有可能面临不太适应国情,或承受不起。可考虑选用国内纺织发达地区流散在社会上的少数高端人才,使企业在较短时间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这不失为部分企业摆脱困境的途径。
此外,在市场极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上新项目更要谨慎行事。不仅要使投资设备起点高,更要使产品附加值高,创出自己的品牌。
高效工艺:应量力而行
高效工艺曾受到不少企业的追捧,其目的是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据笔者了解,发明高效工艺的人已离开原单位,据说该企业也不景气,并未带来应有效益。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国产清梳联如按高效工艺生产,产量50千克/小时以上生条棉结50粒左右,短绒14%~15%。JC40S成纱千米棉结平均36粒,毛羽值平均4.4。然而,即使条干值再好,但对后道中高档针织用纱来说无疑是条干指标质量过剩,毛羽及棉结指标差距仍大。国内大型优秀棉纺企业如安徽华茂、无锡一棉、华西纺织厂在生产高端纱时,均未采用重定量高效工艺。
现阶段,我国纺纱器材还不太适合高效工艺生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尊重科学,要做品牌高档纱最多能做一时,达不到长期稳定。高效工艺在细纱机高倍牵伸下是否能做到毛羽少、纱疵少、棉结少,都需进一步进行技术探讨。
点评:企业对高效工艺的应用视自身情况而定,要综合考虑客户对成纱各项指标的要求,不可过分夸大其效果,要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使用高效工艺对各种纺纱器材的材质、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否则难以在生产过程中长期稳定运行。
产品升级:不可盲目
现在,产品升级换代有两条路,一是进行局部技术改造,解决技术瓶颈;二是投资兴建性能优异、可靠稳定的新一代纺纱设备。
第一种,在产品档次定位后,如何找准技术改造切入点,以较低成本、优异技术方案一步到位。事实上,不少厂存在着技术改造前后不配套,要么前纺满足不了成纱要求,要么细纱改造效果不好,或者因某部件、某器材性能不过关,最终产品仍然提高不了。这可能是企业的通病。第二种是全流程新建。然而,在当前纱锭总数突破一亿锭、纱布产量趋饱和的情况下,很少有企业在上新项目时对国内外纺织品市场需求、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对市场前景、售价、客户群体、何时收回成本认真考虑。
点评:技改投入要根据产品结构、市场风险而定,切不可盲目上新项目。投入1%就要考虑99%的风险,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能去做。而且在上新项目时一定要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分析利弊,投入产出何时回报要做到心中有数。
经营:向“精”要效益
一家底子甚厚的大型棉纺企业搞多元化经营,先后投资过家用电器、水产等。由于摊子越做越大,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资金链出现断裂,银行贷款无力还清。这家企业虽然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全自动纺纱设备,但并未研发出市场所需的高端新产品。面对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点评:搞多种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企业风险,但摊子过大就难以做精。对不熟悉的行业更是如驾驭不住的野马。各种产业重复性的粗放式生产极大地浪费国家资源。企业的资本运作应具备对现代环境认知、洞察与适应的能力。企业家既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冒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又要具备良好个人品质与杰出管理才能。
营销:要主动出击
从亏损企业的共性来看,普遍没有从战略高度对发展方向作出正确定位,通俗一点说就是没有“高人”指点,缺乏“职业经理”,企业对市场一般都是跟着感觉走。然而,市场不仅仅是要寻找,更要去研究分析、主动开拓,抢占高端,应随时有危机感,应创建新的营销理念。“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有“赚高利润的渠道”才能称为营销。华西纺织厂规模并不大,但凭借“华西”品牌,同规格的纱能多赚2000元左右。企业决策者应多倾听专家意见,而不是刚愎自用。以上问题是当前棉纺企业中常有的普遍问题。
点评:一个企业老板没有雄才大略、大智若愚、高瞻远瞩、胸怀宽广、广纳百川的气度就成就不了大事。任何人过于自信,盲目发展终将被市场惩罚。
来源: 中国纺织交易网
相关资讯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讯排行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世界布商大会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视觉焦点
- 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首个商业化项目正式落地-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会长新年谈|林云峰:解锁“新质”动力,重塑产业格局-纺织服装周刊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央视快评】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纺织服装周刊
-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纺织行业锻造竞争新优势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